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储备(原始word文档附件下载)

2015年11月26日 15:43 卢敏 点击:[]

第九章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一、国际储备的定义和特征

国际储备,也叫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管理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流动资产的总称。 

根据国际储备的定义,一种资产能否作为储备资产,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官方持有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货币管理当局直接掌握并予以使用的。这种直接“掌握”与“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国货币管理当局的一种“特权”; 

2.自由兑换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可以自由地与其他金融资产相交换,充分体现储备资产的国际性; 

3.充分流动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随时都能够动用的资产,如存放在银行里的活期外汇存款、持有的有价证券等; 

4.普遍可接受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与接受、使用。 

二、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

国际清偿力简单地说,是一国的对外支付能力,是一国不需要采取任何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的特别调节措施,即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汇率稳定的总体能力。它既包括现实的清偿能力既国际储备,又包括潜在的清偿能力即融资能力。国际清偿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对外资信的重要标志。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都是一国对外的支付能力和金融实力的体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从内容上看,国际清偿能力除了包括货币当局直接掌握的国际储备资产外,还包括一国政府向外借款的能力。而国家储备是国际清偿力的核心部分。 

2.从性质上看,国际储备的使用是直接和无条件的,储备之外的并非由货币当局直接持有的国际清偿能力的使用是有条件的。 

3.从数量上看,国际清偿力是由一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能动用的一切外汇资源的总和,而国际储备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三、国际储备的构成

(一)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货币性黄金,非货币用途的黄金不在此列。黄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重要地位。国际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黄金一直是最重要的储备资产,一国黄金储备数量反映着该国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的能力及其货币的国际信用,也反映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实力地位。  

(二)外汇储备 

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外国可兑换货币以及用他们表示的支付手段,即政府持有的外汇资产。  

(三)普通提款权 

各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又称为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是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通资金账户中会员国可以自由提取并使用的资产。普通提款权是为了解决会员国经常项目逆差而发放的,期限一般为3至5年,最大限额为其份额的125%。

(四)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 Right,SDR),也被称为“纸黄金”,最早发行于1970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无偿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四、国际储备的需求和来源

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一)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即持有国际储备所相应放弃的实际资源可能给该国带来的收益。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地受到资源约束的制约,进口资源(特别是设备、技术和重要的原材料)的投资收益率较高,从而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会高于发达国家。  

(二)外部冲击的规模和频率 

各国都需要持有国际储备,主要原因之一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如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世界市场上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等。如果此类外部冲击经常发生且规模较大,则该国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  

(三)政府的政策偏好 

持有国际储备是一种政府行为,对它的需求必然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偏好。在政策选择中,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较大的是:汇率政策、经济发展目标、外汇直接管制的态度。  

(四)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较大的因素是:该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边际进口倾向(进口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该国各种市场的价格水平,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工资、利率、股价和债券价格等。  

(五)对外交往规模 

在一国的国际交往中,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较大的是商品进口规模和对外偿债的规模。一国进口规模越大,或者还本付息的外债负担越大,就越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  

(六)对外借用资金的能力 

一国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该国的经济制度、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该国在国际上的信誉。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借款能力强于发展中国家,从而可以相应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  

(七)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储备货币发行国经常可以用本国货币偿付国际债务,从而可相应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  

(八)国际货币合作状况 

如果一国政府同外国货币当局和国际货币金融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有较多的互惠备用信贷协议,或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其他货币管理当局能协同干预外汇市场,则该国政府对自有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该国政府对自有储备的需求就越大。  

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国际收支盈余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来源 

其中经常项目盈余又比资本项目盈余更稳定可靠。因为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是一国外贸处于优势的标志,如中国多年来国际储备的增加就是由于持续巨额的经常项目盈余造成的。  

(二)对外借款净额 

政府或中央银行向国外借款可补充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国际信贷的扩张和国际资本的周转,数以万亿计的资金,通过国际性商业银行或国际债券市场寻找投资场所,一些国家便利用中央银行或政府机构向外举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并补充官方储备的不足。  

(三)国家干预外汇市场而收进的外汇也可作为储备 

当本国货币受到升值的压力时,金融当局为避免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可以抛售本国货币而换购外币,这部分外币收入便可补充到国际储备中。不过,通过这种方法增加外江储备,一般仅限于极少数货币“坚挺”国家,而大多数国家的货币经常处于币值下浮状况,这些国家很难依靠这种方法来增加国际储备。  

(四)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收购黄金 

收购的黄金可扩充国际储备。这主要取决于一国某时期黄金的生产量同工业与装饰用金量的比较。  

(五)持有储备资产的收益 

这一部分来源是指国家持有外汇和黄金储备资产的投资收益。具体包括:1.外汇储备投资于国外证券的收益;2.外汇储备存于外国银行的利息收益;3.外汇储备用作其他积极性投资的收益等。4.由于国际黄金价格上涨,持有黄金储备获得的溢价。  

(六)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这一部分储备资产是由基金组织根据成员国所缴份额的大小予以分配,各国无法主动增加其持有额。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作用及管理 

一、国际储备的作用

(一)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国际储备的首要用途就是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作为一种缓冲器对国际收支调节所起的缓冲作用。这种缓冲作用能使一国避免在国际收支发生暂时困难时被迫采取不利于本国经济的调整行为,或当一国国际收支长期恶化而使调整不可避免时,能将调整分散在一个最适当的时期。  

(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 

一国金融当局可利用国际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以便将汇率维持在政俯所希望的水平。在现行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经济实力的消长会导致该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为防止汇率波动影响本国经济,一些国家通过动用国际储备在国际金融市场买卖外币或本币以影响外汇行市。  

(三)作为对外举债的保证 

国际储备可以作为一国向外借款的保证,也是债务国到期还本付息的基础和保证。如果储备充足,可以加强一国的资信,吸引外资流入,从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国际上有专门机构和重要的金融杂志每年就各国借款的资信进行评定,确定贷款的安全系数,评价内容一般包括经常项目收支趋势、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占该国出口收入的比重以及国际储备状况。  

(四)应付紧急支付 

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金融危机、战争等)的出现会对一国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而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则可减轻这一系列负面影响,降低调整成本,从而有助于一国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国际储备规模管理

(一)国际储备规模管理的定义 

国际储备的规模取决于一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主要是基于以之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但并非持有的国际储备越多就越好,因为国际储备本身是一种闲置资金,储备量超过国家的需要量,就意味着牺牲一部分投资和经济增长。每个国家都存在适度国际储备量的问题。 

国际储备管理即通过有关规定和营运安排,使一个国家的储备数量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二)适度规模的量化指标 

1.国际储备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2.国际储备量与外债总额的比例。一般认为,一国国际储备占外债总额的50%为宜。 

3.国际储备与月平均进口额之比。一般认为,国际储备与月平均进口额的比例是衡量一国储备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指标,经验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平均国际储备水平相当于2—3个月的进口额。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出口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国际储备水平应高一些,国际储备水平保持4—5个月的进口量。 

(三)确定适度规模的方法 

1.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国际储备的短缺或过剩会直接影响到某些关键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因此,考察这些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的变动,就可以判断储备水平是否适度。  

2.比例分析法 

即采用国际储备量与某种经济活动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测算储备需求的最适度水平。其中,进口比例法(R/M比例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衡量方法。  

3.成本-收益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又称机会成本分析法。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勒、阿加沃尔为首的经济学家,将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运用于外汇储备总量管理而得出的一种分析方法,即当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所持有的储备量是适度的。  

三、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一)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定义 

国际储备结构管理就是如何最佳地分布储备资产,而使黄金、外汇、普通提款权以及SDRS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储备资产。 

(二)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 

国际储备内部结构的确定,应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的盈利性这三个基本原则。安全性,就是资金的存放牢靠,价值稳定,不会受到损失;流动性,就是在贸易和金融上需要时,随时可兑换成现汇,灵活调拔;盈利性,就是在灵活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原有的外汇资金产生较高的收益,使储备资产达到增殖。在“三性”原则中,安全性是第一位,因此,首先应充分了解各国的外汇管理原则,各大银行的资信,货币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类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确定将外汇资金存放在哪些国家、哪几家银行以及能投资于哪几类金融资产等。  

(三)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内容 

1.储备资产形式的选择 

按照流动性的高低,西方经济学家和货币当局把储备资产划分为三级:  

一级储备资产,富于流动性,但收益性较低,它包括活期存款、短期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  

二级储备资产,收益性高于一级储备,但流动性低于一级储备,如2~5年期的中期政府债券;  

三级储备资产,收益性高于二级储备,但流动性低于二级储备,如长期公债券。 

一级储备充作为货币当局随时、直接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干预外汇市场的储备资产,即作为交易性储备。因此,一国必须持有足够数量的以及储备资产,以满足短期对外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的需要;二级储备用作为补充性的流动资产。因此,一国必须持有一定数量流动性较高的二级储备;三级储备主要用于扩大储备资产的收益性。一国应当合理安排这三级储备资产的结构,以做到在保持一定流动性的前提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2.储备货币的币种选择 

储备货币的币种选择,即合理地确定各种储备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确定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基本原则是: 

在储备货币的品种选择上,应尽可能地增加有升值趋势的“硬”货币的储备量,减少有下跌趋势的“软”货币的储备量; 

根据各种储备货币汇率波动的幅度进行选择,尽可以增加汇率波动幅度较小的货币储备量,减少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货币储备量; 

根据本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以及国际贸易和其它金融支付对储备货币的需求作出选择; 

要与干预外汇市场所需要的货币保持一致。 

第三节我国的国际储备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和特点

中国国际储备由于受整个国际储备体系的影响,各部分占国际储备总额比重并不合理。其中,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数额主要取决于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由于我国在IMF所占的份额比较低,这两部分仅占我国储备总额的极小比例。黄金储备的规模较为稳定,中国国际储备绝大部分储备资产为外汇储备。 

二、我国国际储备的规模问题

(一)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 

1.经常项目长期保持较大顺差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资源。国际收支中对外贸易收支的顺差是一国外汇储备最重要、最稳定的来源。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在世界中的排名也不断上升,现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名第一位。对外贸易的迅猛扩大为中国带来大量的外汇资源,外汇储备迅速增加。近几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形势一直较好,促使经常项目连续保持较大的顺差。这些为国家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奠定了基础。  

2.资本和金融项目不断增长 

近些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国民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健康增长的局面;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真履行承诺,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中国对外债务和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不断增加也是国家储备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3.国际游资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 

在人民币升值的强大预期下,国际游资以各种形式向中国境内渗透,利用中国本外币存在的利差从中渔利。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以及美国、日本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升值压力,海内外形成了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大量的海外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我国一些企业过去存放在海外的资金也调回国内,从而加剧了国内外汇市场上的本来就存在的外汇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大量国际游资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流入我国被认为是我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人民币还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目标 

根据我国的外汇管制有关规定,国内机构的进出口贸易往来的外汇收入、服务贸易往来的外汇收入、技术出口创收的外汇收入等都必须全部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境内机构在经常项目下的用汇可凭有效证件到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这种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是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增加的制度性因素。我国长期实行单一汇率制度,在对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购入银行间市场上溢出头寸部分的外汇,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官方外汇储备的增加。 

(二)巨额外汇储备的危害 

1.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增大 

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发放增长越快。这是因为,中国外汇储备是由国家购买并持有的,其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这无疑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我国货币市场不健全,对于外汇占款,中央银行往往只能采取正回购、发行央行票据等措施来对冲,除此之外央行没有足够的金融工具可供使用。面对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货币供应量不断地被动增加,致使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都较大幅度地偏离预定的调控目标。  

2.容易导致国家间经济摩擦增多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当前国际经济领域里争论的焦点,也成为我国国际经济摩擦的重要表现之一。再者,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增加。与中国进行贸易的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维护本国产业。同时,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还会进一步增加我国对美日欧等国的巨额顺差、强化双方的贸易摩擦。  

3.外汇储备成本提高 

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其机会成本也相应增大。我国外汇储备大多存在美国的银行和购买美国的国债,其收益率在5%左右,而我国国内现在投资各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在10%左右。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持有外汇储备表示暂时放弃一定量实际资源的使用,从而也就丧失这些资源投入所引起的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4.储备风险增大 

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必然会增大储备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大规模地迅速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十分激烈,因此汇率风险极大。目前,每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中国外汇储备都会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而由汇率波动所导致的损失要想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偿是十分不容易的。  

三、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问题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和黄金储备占储备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小,外汇储备成为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最主要的形式。 

四、我国国际储备管理调整

(一)完善相关经济税收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常项目上,一方面,通过出口税制的改革,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同时限制一些能耗型、污染型、资源型商品出口,改善我国产业结构,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和减少非关税壁垒,加大先进技术设备与国内紧缺物资、原材料的进口;放宽居民企业的用汇自主权,便利其经济活动。  

资本项目方面,目前应该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改变以引进外资多少来衡量官员政绩的传统观念;逐步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在所得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其实行国民待遇;放松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做强做大本国的跨国公司。  

(二)改变储备管理决策机制,构建双层次储备管理体系 

对我国来说,应该由财政部牵头,会同其他部委共同研究国际储备策略和内容,再由中央银行负责实施,把国际储备的战略决策和策略执行适当分离,使我国国际储备真正能发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作用。  

(三)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要实现我国外汇储备货币的多元化。面对美元长期贬值的情况,我国面临的汇率风险很大,必须进行储备的币种结构调整。 

人民币国际化应遵循“周边国际化——亚洲化——国际化”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已经开始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地区)的贸易投资合作,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周边国际化的规模,为人民币亚洲化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四)增加黄金储备,保障金融安全 

通过适时增加黄金储备的份额,来应对外汇储备的缩水和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的一种形式,具有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和信用危机时偿付外债并保证一国信用的功能。而在增持黄金的操作上应该坚持把握时机、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  

(五)投资多样化,提高储备资产收益 

必须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对国际储备的管理水平,有效调整其结构,增加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进而增强管理能力,提高收益。  

(六)增加重要商品储备,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和安全 

一些重要商品,如石油、有色金属等,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大多数又是不可再生的。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对这些重要商品的储备就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在进行重要商品储备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尽快完善储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储备的规范性和长期性;对不同形式的储备商品,采取不同的储备策略,储量少的资源类商品,应扩大进口,储量丰富的,应该注意保护,限量开采。  

下一条:第八章国际收支概论(原始word文档附件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