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广州华商学院金融科技本科专业于 2021 年获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2024 年成为学校应用型示范专业。专业聚焦数字金融领域,以 “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为魂” 为理念,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生态,具备科学素养、数字金融思维和金融安全意识,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具有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数理统计与金融科技工具的应用型人才。熟悉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基本技术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具有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各级金融管理部门从事金融科技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师资力量 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强劲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16 人,其中教授 2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6 人,全体教师均具备硕士或博士学位。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多毕业于英、澳等国高校。 团队注重教师成长,通过集中培训、教学观摩、学术研讨、派出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能力,开展老教授与年轻讲师 “传帮带” 活动,每学期组织教学示范和观摩,打造了一支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水平队伍。 三、课程与教材建设 (一)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以数智融合、理实融合、专创融合为核心,开设《区块链金融应用》《人工智能金融应用》《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公司金融》等数智与理实融合课程,以及《投资基金管理》《个人理财》等思政融合课程,全面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成果丰硕,聚焦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经济金融数据分析等领域,强化实验实践与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实现 Python、R 语言等工具与金融理论融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多部特色教材,如《金融科技工具创新及应用》《金融科技 —— 量化投资的 Python 实施》《经济金融数据分析及其 Python 应用》等,构建了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四、技术创新与实践平台 以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地,依托财经大数据云计算平台(Akshare/Tushare 等),运用机器学习、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及 C/C++/Python 等技术工具,开展动态资产配置、量化对冲、智能投资顾问等实验实践,形成了 “基础课程 - 技术工具 - 应用场景” 的完整课程逻辑体系,覆盖金融科技核心领域。 五、国际化教育 专业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境外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国际金融中心,体验金融科技企业运作,接触区块链跨境支付、智能投顾等前沿知识,与国际人才交流,拓宽职业规划与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思维。 六、培养成果与特色 通过 “师资国际化 + 课程数智化 + 实践场景化 + 教育国际化” 的四维培养模式,学生在数据思维、量化分析、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可胜任金融科技研发、智能投顾、大数据风控等岗位,为数字金融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广州华商学院金融科技专业以扎实的学科基础、创新的培养模式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助力学生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