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拥有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金融实验中心,该中心技术先进、体系完整,居国内民办高校金融类实验基地前列。中心分设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区、金融风险管理实验区等多个实践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服务。 • 产业学院共建:学院与多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如与东莞证券、东方财富、同花顺、深圳点宽、中泰证券深圳分公司等,探讨共建投资者教育基地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二、人才培养模式 • 课程体系优化:学院注重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学全流程,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数字及AI技术解决金融问题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定制课程,如与天泽教育计划开设“AI商业应用与金融”微专业,融入金融机构实战项目。与深圳点宽合作开展金科智研工作坊。 • 实践教学强化:按“技术培训→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就业”链式推进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引企入校,由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绿色通道,如与万联证券的合作将为学生带来更多实习就业与项目实践机会。 • 以赛促学:激励和帮助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学生获奖率位于全校前列,并持续提高。 三、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学院现有双师型教师23人,还聘请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高管担任客座教授和行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行业前沿知识。 四、学术与科研合作 1、省级科研平台:学院拥有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华商金融科技研究院、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乡村振兴金融研究中心,为产教融合提供了科研支撑。 2、联合科研项目: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如与恒生聚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探讨共建“数字金融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发金融大数据分析等校企融合课程。 学术交流与活动 3、金融科技论坛:学院每年举办华商金融科技论坛等学术活动,开拓学生金融视野。 4、企业走访与交流:学院领导和教师积极走访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如与恒生聚源、万联证券、天泽教育等开展交流活动,探讨合作方向。 五、发展目标与展望 1、建立产业学院实体:未来,学院将建立数智金融产业学院实体,进一步拓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广度。 2、打造人才高地: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打造“高校-企业-行业”协同发展的数字金融人才高地,为大湾区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