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为确保数字金融学院资助工作小组高效、规范开展工作,特制定本会议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会议的频率、参会人员、会议内容、会议流程及会议纪律,以保障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会议频率 (一)定期会议 1.月度会议: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二下午14:30-15:30,召开资助工作小组月度会议。会议地点为广州校区创新楼209-1室/肇庆校区2号楼209室。 2.学期初会议:每学期开学前第一周,召开资助工作小组学期初会议,全面部署学期资助工作。 3.学期末会议:每学期末最后一周,召开资助工作小组学期末会议,总结学期资助工作,规划下一学期工作重点。 (二)临时会议 1.紧急事项会议:遇重大政策调整、突发事件或紧急工作部署,由组长或副组长提议,可随时召开临时会议。 2.专项工作会议:针对特定资助项目(如助学贷款、奖学金评选等),根据工作进展需要,由组长或副组长决定召开专项工作会议。 三、参会人员 1.固定参会人员:资助工作小组全体成员。 2.列席人员: 学院办公室代表、团总支学生会代表、学生代表(根据会议议题需要)、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如财务人员等) 四、会议内容 (一)月度会议 1.工作进展汇报: 各成员汇报本月资助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已完成工作、正在进行的工作及遇到的问题。 2.问题讨论与解决: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下月工作计划: 制定下月资助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人。 4.政策学习与解读: 学习最新的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二)学期初会议 1.工作部署: 全面部署学期资助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政策宣传与培训: 计划本学期资助政策宣传和培训活动,确保师生全面了解资助政策。 3.工作安排: 制定本学期资助工作时间表,明确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资助工作责任人。 (三)学期末会议 1.工作总结: 总结本学期资助工作,评估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 2.经验分享: 各成员分享本学期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下学期工作规划: 初步规划下学期资助工作重点,提出改进建议。 (四)临时会议 1.紧急事项讨论: 针对突发情况或紧急工作进行讨论,制定应对措施。 2.专项工作部署: 针对特定资助项目(如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评选等)进行专项部署。 五、会议流程 (一)会前准备 1.议题收集: 由组长或副组长收集会议议题,提前3天通知各成员。 2.材料准备: 各成员根据议题准备相关材料,确保会议讨论有据可依。 3.通知发布: 提前2天发布会议通知,明确会议时间、地点、议题及参会人员。 (二)会议签到 1.签到记录: 会议开始前10分钟,参会人员签到,记录出勤情况。 2.缺席说明: 因故不能参会的人员需提前向组长请假,并提交书面说明。 (三)议题讨论 1.议题汇报: 由相关成员对议题进行简要汇报,明确问题和建议。 2.集中讨论: 针对议题进行集中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3.决策形成: 根据讨论结果,形成会议决议或工作安排。 (四)会议记录 1.记录内容: 会议记录员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议题讨论内容及决议。 2.记录存档: 会议记录整理后,经组长审核签字,存档备查。 (五)会后跟进 1.任务分解: 根据会议决议,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2.执行监督: 由副组长负责监督任务执行情况,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六、会议纪律 1.出勤要求: 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因特殊情况无法参会的,需提前向组长请假,并提交书面说明。 2.发言规范: 会议发言应紧扣议题,简明扼要,避免冗长。 3.保密要求: 会议内容涉及敏感信息的,参会人员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4.会议材料管理: 会议材料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外传。 七、会议评估与反馈 1.会后评估: 每次会议结束后,由记录员整理会议评估问卷,收集参会人员对会议的意见和建议。 2.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定期优化会议流程和内容,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 八、监督与执行 1.监督小组: 设立会议监督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及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监督会议制度的执行情况。 2.执行责任人: 各项会议任务明确执行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定期审查: 每学期末对会议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九、附则 1.本会议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本会议制度由数字金融学院资助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数字金融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9月23日